close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
哪十樣東西可以幫助你的攝影?
攝影總是會有徬徨與充滿疑問的時候,
給幾個想法讓大家參考參考。
首先,
我記得包氏國際(創意人包益民開的公司)總經理IVEE在雜誌上談過 :
"每個人都會寫文案,文案工作因此倍增艱難。"
這句話絕對也適用在攝影上,
攝影動動手指按按快門誰不會,
食指運動罷了,
一堆阿貓阿狗拿著相機都可以自稱專業攝影師的年代,
網路上充滿光怪陸離的討論區和攝影作品,
恩...攝影工作的確是倍增艱難,呵呵。
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,
不斷的追求與眾不同的攝影構圖,
刻意營造詭譎的意象,
利用過多的道具,
當你刻意往一某一邊不斷移動的時候,
這個天平就失衡了,
我看到太多的攝影者,
都在往"我要和別人不一樣,我要創造屌圖"這條路前進,
但正在遺忘的是
攝影的本質,與它可以帶給你的感動。
當然你也可以跟我說,
拍的跟別人都不一樣,創造所謂的屌圖,
這件事情帶給你極大的感動,
OK, fine, 我不置可否,
但接下來的專欄你也可以不用看下去了。
回歸主題,
當我剛進入攝影這個領域的時候,
我的老師告訴我,
攝影可以很簡單地用三個控制條件來進行-
了解/專業/風格
意思就是,你對正在拍攝事物要有足夠的了解,
然後利用你的專業知識與攝影技巧,記錄那個當下,
最後才是顯露你的個人風格。
IVEE在她的文章裡列了十項標準來讓讀者檢驗自己的文案是不是寫好了,
而我在這邊同樣也出十樣可以幫助你在攝影方面更上一層樓的東西,
都是很簡單的概念或是思考,就是這十樣東西 :
主題|
攝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事物留下記錄,
也就是你到底拍了什麼,
數位相機的時代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,
底片不用錢,很多人就像著魔一樣一直亂拍,
也不知道自己拍了什麼,
反正不喜歡的刪掉就是,
這也許很好玩,
但絕對不會讓你在攝影上有所進步,
應該做的是,減低按快門的量,
在拍之前多想想,這張照片所要呈現的是什麼,
思考一下呈現的方式,
怎麼樣讓主題可以更明確,
總之,不要浮濫地按快門,
這絕對是個壞習慣。
認識|
這其實是我在拍照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與一直以來的習慣,
我無法在對一個人或是其他事物完全不了解的狀況下,
開始任何的拍攝工作,
其實攝影是一個記錄工作,
你總要了解自己是在記錄什麼吧,
如果什麼都不知道,
那你大概也不會知道自己拍了什麼。
這種情形最恐怖了,
但是拜網路發達之賜,
也最常發生,
常常假日都可以看到很多攝影網站辦的外拍活動,
一堆人想都不想,
咖擦咖擦拿著相機對model猛拍,
看著對你微笑的model,
你可能會覺得整個心都被融化了,
但你不知道的是,
也許她是因為你付出的鈔票而微笑,
更慘的也許是因為你的中年啤酒肚看起來還挺好笑的。
技術|
當然攝影還是需要技術的,
不過在數位時代的發展之下,
這個門檻變得很低很低,
但絕對不是沒有,
如果今天你對光圈快門等等的東西一知半解,
甚至一點概念都沒有,
那我真的建議買本基礎的攝影書來念一下,
(買<國家地理攝影精技>這本不錯,不過坊間也是很多騙錢的攝影書)
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東西,
再來開始所謂的"攝影之路"會更得心應手,
好的技術絕對是經驗的累積,
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
你不可能把攝影書讀完馬上就變成攝影達人,
但是只要你肯花時間,
自然假以時日那些基本的攝影技術都能掌握到。
邏輯|
每張照片都宣揚著攝影者的想法,
這時候你的邏輯就很重要了,
在了解認識你所拍的事物之後,
接下來就是你如何去呈現,
如果是一系列的作品,
要記得連貫性和一致性,
不要讓看照片的人陷入混淆的狀態之中。
態度|
一個人對攝影的態度絕對影響拍照時候的觀點,
現在攝影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太多人想要追求與眾不同,
因為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掌聲,
於是攝影變成一種越來越"自私"的活動,
攝影也是藝術的一種,
我一直以為,
藝術就是可以大家分享的,
是可以很愉快的一種活動,
但是如果大家一昧地追求所謂的與眾不同,
分享的良性成份只會越來越少,
比較的競爭成份也會越來越多,
於是大家越來越自私,
只有和別人不一樣才能凸顯自己的攝影功力有多好,
這就不是一種正面的態度,
除了讓你的觀點越來越狹隘之外,
也是阻礙你進步的一大障礙。
真實|
你知道為什麼常常有些作品看起來很怪嗎?
其實就是因為它不真實,
明明model心情很好,
又偏偏要拍出很悲傷的樣子,
除非model是演技很好的演員,
不然你得到的會是一張很假的照片,
所以如果你拍攝的事物不是那樣子,
就不要勉強去"創造",
結果只會很慘而已。
不過如果是我要拍傷心的主題之類的,
我真的會把model弄哭再拍,
(再次對被我弄哭的model說抱歉= =)
要在當下有很悲的情緒,
才能拍出這樣的感覺;
帶有感情、真實的主題才容易打動人,
盡量避免創造情感或是無病呻吟。
記住,
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。
體驗|
這其實和上一點真實有些相關,
剛剛提到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,
有些人創作的主題,
其實是他自己不曾體驗過的,
只是,如果沒有切身體驗,
你要如何向其他人陳述這份理所當然的感情?
立場馬上就弱掉了,
譬如你根本就沒愛過,
要如何告訴別人什麼是愛呢?
所以攝影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就是拍你的家人,
或是周遭的朋友,自己生活中出現的人事物,
這比想破頭腦去搞出一個很虛幻抽象的主體,
然後找來model表演還要來得真實可觸。
特色|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色,
也就是所謂的風格,
有些攝影師的作品,
可以讓你很容易地辨認出來,
因為他的特色早已烙印在作品之中,
而且,很有趣的一點,
在初學攝影或是將作品公開的時候,
常常會遇到"很熱心"的鄉民告訴你這個構圖該怎麼樣,
或是你犯了什麼構圖錯誤,
但是,有趣的一點來了,
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在所謂的"大師"身上,
不會有人說那是構圖錯誤的,
我們會稱那個叫做"個人風格"。
不要過於受到他人影響,
建議是參考用的,
不是要你絕對服從,
講個人風格不是要你去追求與眾不同,
或是標新立異地追求屌圖,
而是要你堅持自己,
找出所喜愛的事物,
如果能夠發現、追求、
感受你喜愛的事物就會跟你的心產生聯繫,
這就是你的個人風格。
閱讀|
現在大多數的攝影者也常常有個問題,
永遠覺得自己的器材不夠用,
其實現在很多業餘攝影者的器材都已經比職業攝影師好太多了,
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煩惱你的器材了,真的!
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看書的時間都越來越少,
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,
其實閱讀是個好習慣,
多讀書,才能累積更多知識,
同理,多看各類的攝影集,
才能讓你了解呈現的方式可以很多,
很多攝影師不是所有作品都有上網的,
網路上看到的其實很有限,
而且目前說實話,
有營養的照片越來越少了,
這時你更需要多看一些好的攝影集或寫真書來開拓你的視野。
練習|
這已經是老梗了,
不過卻仍然是鐵一般的法則,
多拍多練習,累積經驗,
雖然說天分是沒有辦法靠練習得來,
但是你總是會進步的,
Trust me, you can make it !
原文出自 Steven Shiau
私 人 放 映 室
哪十樣東西可以幫助你的攝影?
攝影總是會有徬徨與充滿疑問的時候,
給幾個想法讓大家參考參考。
首先,
我記得包氏國際(創意人包益民開的公司)總經理IVEE在雜誌上談過 :
"每個人都會寫文案,文案工作因此倍增艱難。"
這句話絕對也適用在攝影上,
攝影動動手指按按快門誰不會,
食指運動罷了,
一堆阿貓阿狗拿著相機都可以自稱專業攝影師的年代,
網路上充滿光怪陸離的討論區和攝影作品,
恩...攝影工作的確是倍增艱難,呵呵。
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,
不斷的追求與眾不同的攝影構圖,
刻意營造詭譎的意象,
利用過多的道具,
當你刻意往一某一邊不斷移動的時候,
這個天平就失衡了,
我看到太多的攝影者,
都在往"我要和別人不一樣,我要創造屌圖"這條路前進,
但正在遺忘的是
攝影的本質,與它可以帶給你的感動。
當然你也可以跟我說,
拍的跟別人都不一樣,創造所謂的屌圖,
這件事情帶給你極大的感動,
OK, fine, 我不置可否,
但接下來的專欄你也可以不用看下去了。
回歸主題,
當我剛進入攝影這個領域的時候,
我的老師告訴我,
攝影可以很簡單地用三個控制條件來進行-
了解/專業/風格
意思就是,你對正在拍攝事物要有足夠的了解,
然後利用你的專業知識與攝影技巧,記錄那個當下,
最後才是顯露你的個人風格。
IVEE在她的文章裡列了十項標準來讓讀者檢驗自己的文案是不是寫好了,
而我在這邊同樣也出十樣可以幫助你在攝影方面更上一層樓的東西,
都是很簡單的概念或是思考,就是這十樣東西 :
主題|
攝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事物留下記錄,
也就是你到底拍了什麼,
數位相機的時代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,
底片不用錢,很多人就像著魔一樣一直亂拍,
也不知道自己拍了什麼,
反正不喜歡的刪掉就是,
這也許很好玩,
但絕對不會讓你在攝影上有所進步,
應該做的是,減低按快門的量,
在拍之前多想想,這張照片所要呈現的是什麼,
思考一下呈現的方式,
怎麼樣讓主題可以更明確,
總之,不要浮濫地按快門,
這絕對是個壞習慣。
認識|
這其實是我在拍照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與一直以來的習慣,
我無法在對一個人或是其他事物完全不了解的狀況下,
開始任何的拍攝工作,
其實攝影是一個記錄工作,
你總要了解自己是在記錄什麼吧,
如果什麼都不知道,
那你大概也不會知道自己拍了什麼。
這種情形最恐怖了,
但是拜網路發達之賜,
也最常發生,
常常假日都可以看到很多攝影網站辦的外拍活動,
一堆人想都不想,
咖擦咖擦拿著相機對model猛拍,
看著對你微笑的model,
你可能會覺得整個心都被融化了,
但你不知道的是,
也許她是因為你付出的鈔票而微笑,
更慘的也許是因為你的中年啤酒肚看起來還挺好笑的。
技術|
當然攝影還是需要技術的,
不過在數位時代的發展之下,
這個門檻變得很低很低,
但絕對不是沒有,
如果今天你對光圈快門等等的東西一知半解,
甚至一點概念都沒有,
那我真的建議買本基礎的攝影書來念一下,
(買<國家地理攝影精技>這本不錯,不過坊間也是很多騙錢的攝影書)
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東西,
再來開始所謂的"攝影之路"會更得心應手,
好的技術絕對是經驗的累積,
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
你不可能把攝影書讀完馬上就變成攝影達人,
但是只要你肯花時間,
自然假以時日那些基本的攝影技術都能掌握到。
邏輯|
每張照片都宣揚著攝影者的想法,
這時候你的邏輯就很重要了,
在了解認識你所拍的事物之後,
接下來就是你如何去呈現,
如果是一系列的作品,
要記得連貫性和一致性,
不要讓看照片的人陷入混淆的狀態之中。
態度|
一個人對攝影的態度絕對影響拍照時候的觀點,
現在攝影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太多人想要追求與眾不同,
因為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掌聲,
於是攝影變成一種越來越"自私"的活動,
攝影也是藝術的一種,
我一直以為,
藝術就是可以大家分享的,
是可以很愉快的一種活動,
但是如果大家一昧地追求所謂的與眾不同,
分享的良性成份只會越來越少,
比較的競爭成份也會越來越多,
於是大家越來越自私,
只有和別人不一樣才能凸顯自己的攝影功力有多好,
這就不是一種正面的態度,
除了讓你的觀點越來越狹隘之外,
也是阻礙你進步的一大障礙。
真實|
你知道為什麼常常有些作品看起來很怪嗎?
其實就是因為它不真實,
明明model心情很好,
又偏偏要拍出很悲傷的樣子,
除非model是演技很好的演員,
不然你得到的會是一張很假的照片,
所以如果你拍攝的事物不是那樣子,
就不要勉強去"創造",
結果只會很慘而已。
不過如果是我要拍傷心的主題之類的,
我真的會把model弄哭再拍,
(再次對被我弄哭的model說抱歉= =)
要在當下有很悲的情緒,
才能拍出這樣的感覺;
帶有感情、真實的主題才容易打動人,
盡量避免創造情感或是無病呻吟。
記住,
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。
體驗|
這其實和上一點真實有些相關,
剛剛提到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,
有些人創作的主題,
其實是他自己不曾體驗過的,
只是,如果沒有切身體驗,
你要如何向其他人陳述這份理所當然的感情?
立場馬上就弱掉了,
譬如你根本就沒愛過,
要如何告訴別人什麼是愛呢?
所以攝影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就是拍你的家人,
或是周遭的朋友,自己生活中出現的人事物,
這比想破頭腦去搞出一個很虛幻抽象的主體,
然後找來model表演還要來得真實可觸。
特色|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色,
也就是所謂的風格,
有些攝影師的作品,
可以讓你很容易地辨認出來,
因為他的特色早已烙印在作品之中,
而且,很有趣的一點,
在初學攝影或是將作品公開的時候,
常常會遇到"很熱心"的鄉民告訴你這個構圖該怎麼樣,
或是你犯了什麼構圖錯誤,
但是,有趣的一點來了,
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在所謂的"大師"身上,
不會有人說那是構圖錯誤的,
我們會稱那個叫做"個人風格"。
不要過於受到他人影響,
建議是參考用的,
不是要你絕對服從,
講個人風格不是要你去追求與眾不同,
或是標新立異地追求屌圖,
而是要你堅持自己,
找出所喜愛的事物,
如果能夠發現、追求、
感受你喜愛的事物就會跟你的心產生聯繫,
這就是你的個人風格。
閱讀|
現在大多數的攝影者也常常有個問題,
永遠覺得自己的器材不夠用,
其實現在很多業餘攝影者的器材都已經比職業攝影師好太多了,
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煩惱你的器材了,真的!
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看書的時間都越來越少,
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,
其實閱讀是個好習慣,
多讀書,才能累積更多知識,
同理,多看各類的攝影集,
才能讓你了解呈現的方式可以很多,
很多攝影師不是所有作品都有上網的,
網路上看到的其實很有限,
而且目前說實話,
有營養的照片越來越少了,
這時你更需要多看一些好的攝影集或寫真書來開拓你的視野。
練習|
這已經是老梗了,
不過卻仍然是鐵一般的法則,
多拍多練習,累積經驗,
雖然說天分是沒有辦法靠練習得來,
但是你總是會進步的,
Trust me, you can make it !
原文出自 Steven Shiau
私 人 放 映 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